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》 > 2000年第1期
编号:10499157
P物质对脾细胞增生、分泌及T细胞表型的影响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》 2000年第1期
     李成仁 蔡文琴 邓晓林 肖茂磊 杨忠 何家全 肖光夏

    关键词:P物质 脾细胞 白介素-2 白介素-6 肿瘤坏死因子

    1 材料和方法 用3H-TdR掺入法检测了P物质(SP)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,用CTLL细胞株结合3H-TdR掺入法检测了脾细胞分泌IL-2的变化,用放射免疫测定的方法测定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-6和TNF的变化,并用流式细胞仪计数了脾细胞中T细胞表型表达CD4和CD8的变化。

    2 结果 (1) SP对脾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,不同SP浓度组的放射性活度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提高(P<0.01),其中10-7 mol/L SP组的放射性活度达到最高。各组之间在低浓度时放射性活度差异有显著性(P<0.05),但浓度达10-7 mol/L后,相差不显著(P>0.05)。(2) 流式细胞仪的测定结果显示,SP对脾细胞中T细胞亚群表型的表达有不同的作用,其中对CD4+ T细胞表达有明显促进作用(P<0.01),而对CD8+ T细胞的作用不明显(P>0.05),因此CD4+/CD8+的比值升高(P<0.01)。(3) 加入不同浓度SP的脾细胞条件培养上清液时CTLL细胞增殖的作用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,即不同浓度的SP对脾细胞分泌IL-2有明显的促进作用(P<0.01),各组之间差异也显著(P<0.05),其中10-6 mol/L SP促进脾细胞分泌IL-2的作用达到顶峰,而10-6 mol/L和10-5 mol/L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。(4) 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用IL-6放射免疫试剂盒测试后的结果显示,一定浓度的SP对脾细胞分泌IL-6有明显抑制作用(P<0.01),SP为浓度10-5 mol/L时抑制作用最强;而SP浓度为10-12 mol/L时对脾细胞分泌IL-6无抑制作用(P>0.05)。用TNF放射免疫试剂盒测试的结果显示,SP对脾细胞分泌TNF的功能无影响(P>0.05)。

    3 讨论 SP是体内最常见的神经肽,在全身分布广泛,尤其在胃肠道内分布最为丰富,它在胃肠道的舒缩、肠壁血液供应及肠道粘膜分泌功能等方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。本实验结果显示,SP对肠道免疫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。已有的实验表明,在创伤、烧伤等伤害性刺激作用下,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明显变化,血清和肠道局部的SP也发生显著变化。研究这种变化对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影响,对研究创伤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将具有重要意义。

    基金项目:军队“九五”攻关课题基金资助项目

    作者简介:李成仁(1970年生),男,浙江省东阳市人,硕士(在读博士),助教。

    作者单位:李成仁(第三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)

    蔡文琴(第三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)

    邓晓林(第三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)

    肖茂磊(第三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)

    杨 忠(第三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)

    何家全(第三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)

    肖光夏(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,重庆 400038), http://www.100md.com